什麼是漢坦病毒?
漢坦病毒是一類由嚙齒動物攜帶的病毒。其中辛諾柏病毒發現於北美洲鹿鼠體內。辛諾柏病毒可引發人類漢坦病毒肺症候群 (HPS)。
華盛頓州漢坦病毒流行現狀
感染漢坦病毒的鹿鼠 (Peromyscus maniculatus) 可透過尿液、唾液和糞便排出病毒。受感染的鹿鼠遍佈華盛頓州全境,因此該州任何地區的人群均存在罹患漢坦病毒肺症候群的風險。鹿鼠之間會相互傳播病毒,其種群中通常存在一定比例的感染個體,但病毒不會在鹿鼠中引發疾病或任何症狀。
人類可能因打掃或清理嚙齒動物排泄物、巢穴時吸入含病毒的受污染灰塵而接觸病毒,也可因生活或工作場所存在嚙齒動物滋生的環境導致感染。華盛頓州每年報告 1-5 例漢坦病毒肺症候群病例,約三分之一的確診患者最終死亡。
華盛頓州漢坦病毒病例及死亡情況
- 如何預防漢坦病毒肺症候群?
-
確保住所和工作場所內無嚙齒動物活動。在清理、封堵和捕捉嚙齒動物出沒區域時,務必始終採取防護措施。
封堵建築物中所有大於 1/4 英吋(0.6 釐米)的裂縫和縫隙,包括窗框門框邊緣、水槽下方管道周圍、地基、閣樓以及任何可能的嚙齒動物入口。
使用彈簧捕鼠夾捕捉室內的老鼠和家鼠。清除嚙齒動物的食物來源。將食物(包括寵物食品)存放在防鼠容器中。
清理嚙齒動物出沒的區域
佩戴橡膠、乳膠、乙烯基或丁腈手套。請注意,防塵口罩可防護清潔過程中產生的灰塵,但無法阻隔病毒。切勿使用吸塵器、掃帚或其他可能產生揚塵的清潔方式。使用 10% 次氯酸鹽(漂白劑)溶液充分浸潤污染區域(包括死鼠、糞便及巢穴):將 1½ 杯家用漂白劑與 1 加侖水混合(或將漂白劑與水按 1:9 的比例稀釋)。靜置浸潤 10 分鐘後,用濕毛巾清除所有鼠巢材料、鼠屍及糞便,然後使用漂白劑溶液擦拭或拖洗污染區域。對可能有嚙齒動物接觸痕跡的軟墊傢俱和地毯,使用蒸汽清潔或香波清洗。對嚙齒動物屍體噴灑消毒劑,然後將屍體及所有清潔材料裝入雙層密封垃圾袋中。將嚙齒動物屍體透過掩埋、焚燒或專業廢棄物處理系統進行處置。摘除手套前,需用消毒劑或肥皂水清洗手套表面。摘除清潔手套後,需用肥皂和流動水徹底清洗雙手(若無肥皂,可用無水酒精洗手液)。如需瞭解更多嚙齒動物污染物清理技巧,請造訪我們的嚙齒動物頁面。 - 戶外作業、徒步或露營時應採取哪些防範措施?
-
- 避免接觸嚙齒動物及其洞穴,勿擾動其巢穴。
- 對木屋和庇護所先通風,檢查有無嚙齒動物侵擾跡象。發現木屋有嚙齒動物侵擾時不可直接清掃,而是應按上述指南對木屋或庇護所進行消毒處理後再入住。
- 切勿在嚙齒動物排泄物或洞穴附近搭帳篷或放置睡袋。
- 儘量不要直接睡在地面上。使用帶底帳的帳篷或防潮布。
- 食物須存放在防鼠容器中!
- 按場地規定處理垃圾,在丟棄前需暫存到防鼠容器內。
- 禁止觸摸或投喂野生嚙齒動物。
- 人們通常如何接觸?
-
任何使您接觸鹿鼠糞便、尿液、唾液或巢穴材料的活動皆會讓您面臨感染風險。尚無證據表明該疾病會在人際間傳播。
- 犬類和貓會感染漢坦病毒嗎?
-
有證據表明動物(尤其是犬類和貓)可能感染漢坦病毒,但它們不會發病或出現任何症狀。犬類和貓最可能透過捕食受感染的鹿鼠而接觸病毒。雖然犬類和貓無法直接向其他動物或人傳播漢坦病毒,但它們可能將受感染的嚙齒動物帶入家中或可能接觸其排泄物的場所,從而增加人類感染風險。
- 漢坦病毒肺症候群有哪些症狀?
-
感染者在吸入病毒 1-8 週後會出現症狀,通常會首先出現 3-5 天的流感樣症狀,包括發熱、肌肉酸痛、頭痛、噁心、嘔吐和疲勞。隨著病情惡化,肺部積液會導致呼吸急促。通常需要住院治療。該疾病致死率高,約三分之一的漢坦病毒肺症候群確診患者會死亡。
- 若我認為自己接觸過漢坦病毒該怎麼辦?
-
若您曾接觸過鹿鼠或鼠類出沒的建築物,並出現發熱、肌肉酸痛和嚴重呼吸急促等症狀,請立即就醫。告知醫護人員您可能接觸過鹿鼠,以提醒其注意嚙齒動物傳播疾病(如漢坦病毒肺症候群)的可能性。
- 鹿鼠長什麼樣子?
-
鹿鼠從鼻尖到尾端的體長約為 6 英吋(約 15 釐米)。背部呈灰白色至淺棕色,耳朵較大,腹部為白色,尾部覆有毛髮且底面呈白色。華盛頓州還有許多其他不呈現這些特徵的鼠類。
- 漢坦病毒在環境中能保持多久的傳染性?
-
漢坦病毒在環境中保持傳染性的時間長短不一,具體取決於溫度、濕度等環境條件,以及病毒是否處於室內、室外或陽光照射下等情況。關鍵是人們無法透過肉眼判斷排泄物的新鮮程度,因此所有嚙齒動物糞便都應按具有潛在傳染性處理。嚙齒動物頻繁出沒的區域風險尤其高,必須遵循相關預防建議。